聽說08年的嘉義是特別寒冷。就在風聲颼颼中的一日,和前來支援錄音的阿草騎著腳踏車上蒜鰲自行車道,想試試一路上能有什麼聲音發生。不知道是走岔了路還怎地,我們進入東石鄉的一個小村落,那裡平靜的像遺世獨立的小世界,四處溢著蚵仔殼,有的堆成四四方方綑綁起來,有的散落屋前。疲憊的雙腿和腦袋正猶疑著前方的路時,經過一個搭築路肩的帳篷,赫然發現裡頭滿是蚵殼,一位滿頭灰白的老婆婆背對著我們;再近一些,AM廣播和蚵殼們的聲音進 入耳底。老婆婆一旁擺著黑色小收音機,正用塑膠繩子串著蚵殼。
東石是牡蠣之鄉,牡蠣第一次被剝開取出蚵仔後,經幾日曝曬,養殖業者會僱請工作人員(多為老年人)擇選較大、較完整的蚵殼,打洞、綁串在一起,之後便可再次放養。不難想像,這份工作工資頗低,只是老婆婆說,無聊嘛,打發時間賺錢囉。實際上,沿海地區許多婦女辛苦地靠這樣的手工勞力貼補家用,也成為稀鬆平常的故事了。恆春民謠「青蚵嫂」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展出來。
回到帳篷裡。老婆婆從一籠籠滿是鑽好洞的蚵殼中挑選可用的,丟到空籃裡,挑選完後甩動一整串的塑膠繩,拉出一條來,然後便開始將蚵殼串進繩子。這一連串動作發出的碰撞、摩擦聲,加上婆婆的工作餘興─聽廣播,寧靜中自成一格的小天地裡,構成了東石經典的工作之聲。(許雁婷)
(小提醒:別把注意力全放在廣播上囉!)
shells of oysters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