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/11/5

聲音工作坊—再聆聽 11.18~11.24

聲音工作坊—再聆聽

by Yannick Dauby & 許雁婷 (嘉義聲音計畫執行團隊

我們從不懷疑,自己能夠適切運用感官的能力,但事實上只是習慣性被動地、粗糙地運用極少部份的感受力。聽覺的使用可能更為欠缺,我們幾乎未曾認真注意過周遭聲音,耳朵總是被以過多的言語和音樂充填。但是,怎麼做才能跳脫消極的聆聽,發展主動聆聽的能力?我們一起在聲音工作坊裡嘗試。


1、工作坊目的

-       聽覺/聲音的感知,再次聚焦聆聽,重新學習使用耳朵,開展聆聽的能力

-       田野錄音實作練習

2、對象:不限,但人數限制十二人。

3、時間:2009.11.18~2009.11.24

11/18  下午兩點至五點半/晚上七點至九點半(暫定)

11/19~11/20 時間與學員討論後另議

11/21~11/23 學員自行安排時間紀錄練習

11/24  上午十點至十二點/下午兩點至五點(暫定)


4、地點:中正大學(嘉義縣民雄鄉)社科院 R209 室(概論介紹與討論);戶外場所未定

5、參與需求: 為能與前來參與工作坊的學員有更多互動,工作坊開始前希望能獲得每位學員的一些基本資料和想法。請簡單提供300字左右的自傳,內容包括:參與動機、興趣領域、學習/工作背景、相關個人計畫…等。如有耳機與錄音設備者請攜帶。


6、工作坊內容/進行方式

預計一期招收十二位學員,分為兩大組、三階段進行。

A.    第一階段

第一天(11/18):全員參與

下午:聲音、聆聽及錄音介紹(概論)

晚上:分享嘉義聲音計畫,聆聽討論嘉義縣的聲音;錄音機使用技術簡介

第二天(11/19):第一組學員。田野錄音與聆聽練習。

帶著錄音機探訪不同場域:聆聽討論不同場所中的聲音,包括廟宇、市場、村落、自然環境、市區、郊區等(地點再議),一面練習錄音實作。

第三天(11/20):第二組學員,內容同第二天。

B.    第二階段(11/21~11/23):

-       在接下來的三天,每位學員需要準備一本聲音筆記簿,紀錄每天聆聽的聲音。可以是聲音描述、詮釋、或聲音的故事等。

-       另,每位學員至少應有半天至一天獨自帶著錄音機,蒐集自己所認為最具代表性或最有趣的生活環境之音(室外為佳)。

C.    第三階段(11/24):全員參與

聆聽、閱讀、分享工作坊中錄下的聲音和感想,並依此延伸討論。

**學員需全程參與。


- 關於講師法國聲音藝術家Yannick Dauby請見其網站:www.kalerne.net

- 即日起可報名參加,報名請附姓名、電話、E-mail、自傳、工作坊時程內方便參與的時間(以利時間上的調整)。額滿為止。

- 報名/連絡方式:chiayisound@gmail.com


2009/11/1

大林諸羅樹蛙 30.05.09 Dalin Treefrog

諸羅樹蛙整個背部為青綠色,吻端到四肢邊緣都鑲上白邊。

以下三個聲音提供了諸羅樹蛙不同的聲響、節奏,還有小雨蛙湊熱鬧!




這是嘉義縣大林鎮的珍寶,臺灣的珍稀之聲,放「耳」世界只有臺灣能聽得見的聲音。

第一隻諸羅樹蛙1995年在嘉義發現,因而以嘉義舊地名「諸羅」取名。諸羅樹蛙是臺灣特有,僅在雲林、嘉義、台南地區棲息,棲息地多為農耕地區,竹林、果園、水田等,在溼地不斷被開發而減少的情況下,仍亟需保育。

嘉義縣大林鎮是目前全臺諸羅樹蛙棲息密度最高的地方,居民也積極保育諸羅樹蛙,並將其列入學校鄉土教材,帶小朋友一起紀錄觀察。每日與大林鎮居民同住的諸羅樹蛙,在無數個夜晚如竹鈴般大聲鳴叫的聲音,是大林鎮的指標性聲音。雖然諸羅樹蛙的叫聲像陽光、雨水般極其自然地存在於大林鎮,環繞居民身邊,煞似平凡無奇,但這聲音標誌著此一小鎮,幾乎可說比大林鎮任一地景更能彰顯這個區域。

我們在大林鎮馬路旁的小樹林錄到這些聲音,那天下午有雨,但晚上青蛙並不如想像中多。在大林鎮居民許銘坤先生和荒野保護協會會員(鹿草圖書館館長)鄭宏毅的引領下,我們在鎮裡轉移陣地多次,終於錄到了能夠滿足耳朵的聲音。錄音中不只諸羅樹蛙,還有其他青蛙唱和與當下環境中一些清晰可辨的聲音。何妨不聽聽聲音想像一下這些青蛙演唱時的場景?


2009/10/4

10.6 聲音聆聽坊—聽嘉義 Listening Chiayi!

這場聆聽坊主要針對文化工作相關的公務人員,但還是開放任何有興趣者前來參與,不需費用。

講者:Yannick Dauby & 許雁婷

時間:2009年10月6日 下午2:00-4:00 

地點: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 視聽教室(嘉義縣民雄鄉建國路二段265號)

主要對象:地方文化館工作人員、地方文史工作者、各級學校教師、圖書館館員/志工等。

嘉義縣文化處從2008年十二月開始嘉義聲音蒐集及記錄建置計畫,第一期於沿海地區執行,第二期則聚焦山區及平原區,於2009年下半年度進行。透過聲音聆聽坊,讓與會者更了解嘉義縣文化處展開此一聲音計畫的目的與意義,並可能重新張開耳朵聆聽周遭的聲音,發現生活中別於眼見風景的聲音景色。

這個聲音聆聽坊將準備聲音計畫進行至今的部份錄音,並且分享錄音過程「聆聽」的故事。嘉義的聲音該是什麼頻率與樣貌?將在聆聽坊中進一步討論。

聆聽坊內容:

一、嘉義聲音計畫概念與實務分享

二、透過已收錄的聲音,將討論以下子題:

. 產業遺產 (Industrial inheritance) 與自然環境 (natural environment)

. 田野錄音工作 (Field studies)

. 錄音與聆聽

. 公共場域的聲音

三、討論

. 工作場域中的聲音

. 聲音與工作內容/脈絡的連結與重要性

. 聲音資料庫管理使用之可能性

06.10.2009 Listening Chiayi

by Yannick Dauby & Yen-Ting Hsu

Venue: Chiayi Performing Art Center   Time:1400-1600

1. Introduction of Chiayi Sound Project

2. Through sounds, we'll share and discuss: 

- Industrial inheritance and natural environment

- Field studies

- Sound recording and listening

- Sound in public space (incense)

3. Discussion:

- Sounds in the workplace

- How the sounds relate to the context and topics of the work

- Management and use of sound archive